桨叶划破苏州河的宁静,激起层层涟漪,也唤醒了跨越百年的赛艇记忆。10月3日,2025年上海赛艇公开赛在苏州河畔圆满落幕。这项历经五年匠心打造的年度水上盛事,已然成为上海金秋时节的独特符号,更展现了这座城市的体育风采。

在2023年首次向全球选手开放的基础上,今年的上海赛艇公开赛进一步升温,与赛艇世锦赛实现了“双赛联动”。来自澳大利亚、波兰、美国、希腊等国家的顶尖赛艇高手,从淀山湖起航,转战苏州河,继续书写水上竞速的精彩故事。波兰男子八人单桨选手西蒙·托米亚克别出心裁地把一台运动相机安装在鸭舌帽上,用第一视角记录下自己在比赛中疾速划行的英姿,以及苏州河两岸令人心醉的都市美景。他感叹:“波兰很少见到这样的景色,更难想象在摩天大楼间穿梭,这感觉太奇妙了!”
新晋世锦赛男子单人双桨冠军、希腊选手斯特凡诺斯·恩图斯科斯同样对上海之行满怀好感。他说道:“能从世锦赛转战上海,在这条迷人的城市水道上比赛,体验格外特别。上海的三周时光让我非常开心。如果有机会,我希望明年还能再来。”
在男子单人双桨500米城市冲刺赛精英组的比拼中,赛场星光熠熠,六位刚参加完世锦赛的顶级选手展开了激烈角逐。最终,中立选手亚乌赫尼·扎拉特技高一筹,摘得金牌,而冠军恩图斯科斯与立陶宛选手吉德里乌斯·别利亚乌斯卡斯并列亚军。耐人寻味的是,在五天前的世锦赛上,扎拉特曾以不到两秒之差败于恩图斯科斯,此次却完成了一场精彩的“逆袭”。
当世界选手沉醉于苏州河畔独具魅力的风景时,本地高校团队也在这片水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体育梦想。
同济大学赛艇队队长陈治宁和队友们在此次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4.2公里追逐赛高校组中勇夺桂冠。回忆自己的赛艇之路,他坦言,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这项运动,而正是同济浓厚的赛艇文化吸引他成为校队一员。每天清晨5点30分,他和队员们便在校内河道开始训练,寒暑假期间更会组织集训,以磨练技艺。2017年,在校董陈劲松的资助下,同济大学赛艇队正式成立,队伍现已吸引了二十多位热爱赛艇的年轻人。从创办至今的五届上海赛艇公开赛中,同济队始终未曾缺席,他们已收获6金7银3铜的骄人战绩,成了赛事成长的共同参与者。八年来,同济的赛艇队伍从松花江到灞河,再到西丽湖,挥桨遍布祖国大地,将校训“同舟共济”融入行动。
巴西选手桑立辰是上海赛艇公开赛的“老朋友”,今年已是他第四次参赛。他代表上海黄浦兄弟赛艇队出战,夺得男子单人双桨500米城市冲刺赛俱乐部组亚军。从2020年来到上海攻读硕士学位到如今,桑立辰目睹了赛艇运动在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。他回忆刚来时学校周边几乎找不到赛艇俱乐部,如今,市民的认知与热情却呈爆发趋势。“桥上和岸边的助威声一次比一次响亮,氛围也越来越浓厚。”他说。
不仅赛事规模不断扩大,桑立辰的人生也因赛艇有了重大改变。今年2月,他辞去互联网公司的工作,全身心投入赛艇事业,成为黄浦兄弟赛艇俱乐部的专职教练。他活跃于中小学课堂和市民夜校,传播赛艇文化,带市民体验陆上划船机,用自己的热爱推动这项运动走进更多人的生活。

上海因水而兴,赛艇运动在这座城市扎根已久。早在1863年,上海划船总会便成立于苏州河畔;1956年,全国首批赛艇队也由上海组建,水上运动基地就设在苏州河边。如今,从举办世界赛艇锦标赛到迎来第五届上海赛艇公开赛,苏州河早已成为承载中国赛艇历史的重要水道。未来,赛艇运动与这座城市的结合仍将不断深入,共同谱写新的篇章。